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,而且近几年呈上升的趋势,已成为家长、孩子面前的一大难题。在本期的“健康生活”节目中,我们特别邀请到云南省妇幼保健院眼保健科杨小梅主任,跟我们说说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相关话题。
【名医档案】
杨小梅 主任医师,现任云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,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儿童视觉学组委员,《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》杂志编委,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眼科与眼保健学组委员,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小儿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,云南省优生优育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眼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。从事小儿眼科、斜视、弱视、儿童眼保健、青少年近视、儿童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37年,具有较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。
什么是近视?近视是什么原因导致的?
近视是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,平行光线进入眼内,聚焦在视网膜之前,导致视网膜上形成不清晰的物像,称为近视(myopia)。
关于近视形成的原因,目前还不完全清楚,近视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,包括遗传因素、环境因素、不良用眼习惯等。
2019年4月29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例行发布的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.6%,其中六岁儿童为14.5%,小学生为36%,初中生为71.6%,高中生为81%,这已经明显影响了当代人口素质,并且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正呈一个低龄化、高度数的趋势发展。
近视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?国家为什么要大力防控近视?
近视分为轻度、中度、高度近视,高度近视能够致盲。
我国将600度以上的近视称为高度近视,而世界卫生组织在2016年就将500度以上的近视定义为高度近视,这是因为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会导致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的发生,比如:黄斑病变、视网膜脱离等。高度近视眼轴测量超过26.5㎜,其发生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风险会大幅增加,特别是在60岁以后,高度近视的并发症会呈井喷式的爆发,特别我国是近视眼高发的国家,高度近视已经占据了近视眼的20%的发病率,高度近视已经成为致盲的第一位因素了。
高度近视有致盲的风险,那得了近视是不是都会发展成高度近视?得了近视有治愈的可能吗?
最新研究发现,儿童患近视的时间有前移现象,6-8岁是近视发生的敏感期,8岁以前发生近视,以后高度近视的发生率会在50%,9岁以前发生近视,高度近视的发生率会在30%。所以,近视防控的最佳年龄应该是在8岁以前。8岁以前发生的近视,我们列为高危近视儿童,特别是每年近视进展度数≥-0.75D的这一群体,需要做近视控制和医学干预管理。
儿童青少年近视后,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是不能被治愈的,屈光手术和戴眼镜一样都是一种对近视眼的矫正形式,并不能够降低高度近视的致盲风险,因此近视防控要从娃娃抓起。
(未完待续)
(来源:云南省人口和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云南新闻广播)